11月6日~1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COP23)在德国波恩召开。作为每年一度的推进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会议,大会今年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讨论内容?美国的回归是否会掀起波澜?科学发展能否有效推动气候治理的进程?本版特推出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 今年会增加哪些新的讨论内容?
气候科学由来已久,但这门科学走进公众视野的年头并不长。因为全球变暖带来的 “并发症”,人们开始被动地了解气候变化在过去数十年给生活带来的影响。但若是细究全球气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历次评估报告无疑是个很好的参考。
IPCC目前已经发布了5次关于气候变化研究的评估报告,包括过去数十年气候谈判、研究进程等阶段性成果。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的工作已经于2015年启动,由于这份报告的发布预计会在2018年,所以在这样的时间节点,COP23作为这份报告发布前的最后一次缔约方大会,让大会在除了美国“退群”之外又有了新的关注点。
在创绿研究院近日举办的COP23会前气候关键议题分享会上,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滕飞曾参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的撰写工作,他介绍了IPCC AR6目前的大纲。大纲显示,相对于以往的科学报告, AR6在科学问题上有些突破。
首先是气候变化的突变与极端天气事件的联系。这次报告开始考虑不同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的幅度、变率以及气候敏感性等所造成分歧的不确定性因素。以风暴这样的极端天气事件为例,风暴带来的损失损害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归因到气候变化?又有多大程度是由自然变率引起?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在谈判中找到各方都愿退让、做出妥协的立场。
其次是能否量化对关键行业脆弱性的评估以及风险的临界点。只有找出这样的临界点,才能准确评估不同行业的脆弱性、薄弱环节和降低风险的突破口。这样将会有利于各行业对于相关减排指标的不断改进,从企业层面推进气候治理进程。
第三是气候变化对极端事件以及气候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间接影响社会经济系统,造成贫困数量激增、移民增多、地区冲突等。例如近年来叙利亚、乌克兰等地发生的粮食供给不足,其中很大程度上被归因于气候变化。因此,下一步对在灾害中气候变化因素的评估也会成为谈判和报告中不容忽视的内容。
此外,随着气候科学的飞速发展,专家学者开始探索能否从地球工程学的角度给地球“降温”,直接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负排放”。但作为一项新技术,它势必会引发政治争论和分歧。因此,对于这类问题的关注也是下一阶段气候治理的重点之一。
▶▶▶ 美国回归谈判,会否再掀波澜?
除了对具体细节进行更科学的研判,今年在COP23上,美国的出席也格外引人关注。今年6月1日这天,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乐观者纷纷表示美国退出协定还须几年,尽管美国有“退群”之意,但很遗憾暂时还退不了。稍悲观的一部分人认为,美国做出选择后,仍然以《巴黎协定》缔约国的身份参加这次气候大会,将很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谈判进程。很显然,这份顾虑是合理的。
“特朗普当局退出《巴黎协定》,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意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战略中心傅莎博士表示,“必然性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选民基础以及他所宣扬的复兴制造业等政策,都决定了美国要实行更低能源成本和更宽松的环境管制,这势必导致化石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因而美国之前计划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会很难达成。而随意性则是因为特朗普作为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对于气候变化和《巴黎协定》持漠然的态度,继续留在《巴黎协定》可能造成国内法律诉讼问题。”
10月10日,美国环境保护局局长斯科特・普鲁伊特签署文件,正式宣布将废除奥巴马政府推出的气候政策《清洁电力计划》。对于普鲁伊特宣布废除《清洁电力计划》,各界反应不一。一些人认为,这让美国发电厂“得到巨大的解脱”,同时这也是助力美国国内化石能源生产、让民众用上可靠而又负担得起的电力这一过程的关键之举,将有效推动美国经济增长。但也有不少环保组织对此予以谴责,认为这无疑是给化石能源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发放自由通行证,有失大国担当。
尽管褒贬不一,但一系列举措都说明了美国这次回归气候谈判的特殊性。因为退出的程序和时间限制,美国最快在2020年11月才能正式退出。眼下美国还是可以继续参加谈判,不妨碍其作为缔约方继续对《巴黎协定》后续谈判施加影响。虽然参与谈判的身份没有改变,但美国很难不考虑到本国立场已经发生改变。因此,美国将会对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谈判进程带来什么影响还难以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次美国在气候治理的态度上仍会“挂倒挡”。
▶▶▶ 科学能否为气候治理增加筹码?
转眼间,《巴黎协定》通过已经快两年了,但人们对于气候科学的认识还是持有不同的态度。有人不禁会问,在科学数据更加精准、更能说明问题之后,是否会有更多人关注气候治理?
的确,目前在一些地区,仍然有部分气候学家对于气候变化的事实抱有否认态度,也正是因为科学家们在认知体系中存在一些差异,导致普通大众中也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学者们对于气候治理的研究却没有因此停滞,反而更加科学严谨。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总结道:目前观测到的有关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是“非常可能”由于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这里用的副词是“非常可能”。5年后,到了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时候,因为有了更精准的科学数据作支撑,报告把“非常可能”改成了“特别可能”,接近100%,在科学认知进一步提升和仍然存在的极少的不确定因素之间找到了让人易于接受的说法。
《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以2℃为例,正是有了科学的研究基础,才有了2℃的全球标准,科学的发展进程无疑扩大了人们的共识。同时,共识又进一步促使科学在政策制定上做出更精细化的研究,使得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形成科学和政策的互动。
在此次大会及IPCC AR6中,包括甲烷、含氯氟烃和氢氟烃等短寿命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等更科学、更严谨的内容会纳入到讨论中。相信基于科学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人关注气候治理。因为科学不仅是推动治理进程的筹码,更是衡量人类与自然共荣共生的砝码。
新闻锐词
地球工程学
也可称作气候工程学、气候调整或者气候干预,主要指主动的大规模的改造或操纵行星环境,以应对或者抵消大气化学成分变化带来的影响。在2007年国际间气候变化会议的结论中,提到地球工程学的方法,但由于这种方法的大规模实现可行性有待商榷,所以社会各界对此态度不一。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执政时期的首席科学顾问约翰・霍尔顿认为,在考虑气候变化应对方法时,不应该把地球工程排除在外。
负排放
通过“碳捕捉”的方式回收并减少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结合碳捕集与储存的新技术。目前仍处于早期实验阶段,成本较高,同时具有争议性。部分专家担心,大量发展负排放技术,可能会间接导致世界各国在减排方面所承受的压力减轻,使各国减排速度滞缓。
短寿命温室气体
在大气中可存留一年至几十年的短寿命化合物,包括甲烷、黑碳、对流层臭氧和某些氢氟碳化合物等。这类气体与二氧化碳等长期温室气体相比,“短寿命气候污染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短,但对短期全球气候影响显著。例如,黑碳和甲烷是局域性雾霾天气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成因之一,并且对人体健康、粮食产量和生态环境都有负面影响。